一、计划招生人数
一般情况下招生单位每年都会公布招生计划,除了单独公布,有的会写在招生简章、招生目录或复试细则里。不同的学校公布的时间不同,大家要及时关注目标院校官网。
通过往年的招生计划数据,能清楚地知道近几年每个专业招收人数变化情况,判断适不适合报考,从理论上来讲,只要不是特别热门的专业,招收的人数越多,意味着考上的机会越大。
小伙伴们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查看去年的数据。因为有的院校某些专业,每年招生情况变化比较大。所以,这一点也要搞清楚。
二、报考人数
报考人数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数据可以从官网查找或者直接在浏览器搜索:XX大学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建议不要报考,否则容易成为炮灰!
三、实际录取人数
通过这个数据大家能得知这个专业往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往年专业目录或者招生简章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往年的招生录取情况。
现在20考研还未结束,一些院校的拟录取名单还有在公示期的,21考研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目标院校的官网查找,保存下来。
有一点要注意,有部分高校今年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可能是由于今年扩招了。
四、报录比
报录比是判断你所报考的学校与专业难度的最直观的数据,简单来说报录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
一般而言,正常学校普通专业的报录比为6:1,经管等热门专业和各种不考数学的专业基本都要达到10:1,一般而言名校或者普通学校的强势专业怎么都要达到15:1,这些都在正常范畴。
五、推免人数
很多同学认为推免人数和考研没有多大关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所以考研的小伙伴还必须清楚当年到底有多少人通过推免。这一数据现在各招生单位研招办、相关院系网站上应该都有公布。小伙伴们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特别是非名校不考的小伙伴们更要注意。如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在10月底正式报名结束之前,同学们还可以修改报名信息。否则一旦报考这种火拼专业,考研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六、复试分数线
复试线是最直观的数据,复试线越高,考研难度越大。此外,复试线还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
所以,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但是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复试线在两种情况下会失去参考价值,一个是复试比例过高,另一个是不同学校专业课试题难度差异太大。
七、复试比例
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
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有两个同学注定要当炮灰。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甚至1:2。复试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说明两个问题:1、 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2、 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
八、总成绩计算方式
初试成绩能够多大程度上影响你的录取结果就要看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尤其是其中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
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的学校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20%-30%,甚至10%。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研如何选择学校?这几大数据你需提前了解!”的相关内容,大家一定在报考前要充分了解报考院校得各种数据,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