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问题
汤老师,我听课都听懂了,但是看到题目还是无从下手?于是我看了下答案,感觉好简单。为什么课能听懂,做题就不会?
汤神回答
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理论,这个理论的名称叫作“最近学习区”,这个理论的关键思想是“每一个学习者他在接受教育时有两种能力水平,第一种是在老师帮助下达到的水平,这是个人的潜能水平,而另一种水平就是真实水平,真实水平指的是在完全没有老师帮助下,自己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两个能力水平之间,存在一个差距,这个差距叫作“最近发展区”。很多同学听得懂却做不出来题目说明这两个能力的差距很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弥补这个差距呢?
大家平时都会听我的课,听起来很明白,但是我认为你这个就跟学驾照一样,教练在你面前模拟了一遍流程,可是你一上手还是不会?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没有去思考我这样分析问题的思路,就好比我在你们面前建了一栋房子,我肯定是先把模型设计好,再去把信息纳入进去,再使用材料,再按照进度搭建,这是一环环的步骤。
这些步骤的背后就是我的思路,但我讲课的时候会直接在你们面前展示出来我建房子,你们也会看见流程,可是流程背后的一整套体系我也没有讲,所以你们只会欣赏到房子搭建的过程,却很难体会到背后的体系。
那么大家不禁会问,为什么你不讲呢,我当然想讲,但是这个要花的时间就太多了,而且是我多年反复思考以及反复实践得来的属于我自己独特的体系,无法直接照搬到你们的大脑中去。
如果说你已经开始试图建立自己的学习体系了,并且有一套方法了,那么还是出现不会做题这种问题,我认为问题就是出在做题策略上面了。
数学是一个个知识点,当然也会有混合题,对于单一知识点题目其实你根本不需要做太多,如果你反复做,我认为都是无用功;对于混合题来说,你不能渴望能够全部吃下,因为你的体系无法成为完美体系,只能无限接近,所以难免有题目是你无法掌握的。
那么这个时候你要开始留心眼了,这道题用了哪几个知识点,用了哪几种解题思路,你必须大量的去接触这些题目,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你的心中有了一部做题法典,犹如银河中的万千恒星,你能快速建立各个行星间的联系,从而迅速的解决问题!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数学汤家凤,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