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21考研的小伙伴们的留言表示:初期复习最大的感受是,自己拿着书和真题复习半天还是很没有安全感,好像突然就感觉自己并不适合考研了,该怎么办?小编要告诉大家,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
一是前期搜集资料工作没做好,很多信息没有掌握好,导致心里的目标感不是太强烈,建议有这种情况的同学再对目标院校做更详细的了解。
二是复习方法找对。虽然以前大家参加过各种考试,但好像自己备考自己张罗一切都还是头一回,所以很多小伙伴时间上虽能达到量,但在质上是原没进入节奏的,对此,建议你们多问问老师同学吗,学长学姐,让他们初期带一带自己,会好很多。
三是心态上没调整过来,也就是所谓的觉得时间长或者觉得目标容易。这种同学出现状态不佳再正常不过了,任何事情收获和付出都是成正比的,付出十分和八分都能大县的情况下,前者大概率能多考几分吧,所以,知道症候所在还不调整就要反思自己的态度问题了。
可见,调整好状态和用对方式对于考研来说十分重要,而今天正是要安利给大家一些学长学姐总结的必胜大法,希望帮助到复习中的大家。
考试无捷径,刷题得真知
@青红皂白:
我单纯说一下政治吧,因为政治“稀里糊涂”考了90分,很出乎身边所有人的意料,当然以下经验之谈如果我不考高分也会分享的,因为真的很有帮助,如果考不好,大概率是因为我自己没发挥好。
关于政治,我跟的是任爸,用的是马原专项突破、强化特训1200题、主观题应试宝典、历年真题剖析、考前预测四套卷。
首先,客观题是政治拿高分的关键,后面的主观题掌握套路后差距并不大,所以前期复习以客观题为主,着重搞客观题就对了!!!从整体上讲,我是先看完任爸的一个视频,然后做一章的题,做到错题多留意一下解析(划重点)。
你能想像我1200题一共做了三遍,其中的错题看了四五遍吗?建议大家也这样反复整,下来考个70+不是问题的。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客观题中最易拉开差距的是马原和毛中特,所以一定要把这两部分的考点掌握牢固。
史纲和思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最好能在十月中旬左右完成。时政的话,要学会看到热点背后的考点,不要草木皆兵,不需要背诵,基本上看两眼有印象即可。
然后,十月下旬开始开始准备主观题,首先跟任爸学会主观题的答题套路,然后他会通过直播教你怎么背宝典,每次直播一小时左右,听完之后基本能够记住,再花半小时巩固背诵就基本OK了!
这里再强调一下,背诵主观题期间,不能把客观题给落下,每天做一套历年真题、把错误的知识点回归书本再看几眼。然后你的政治就可以不用操太大的心啦!!多余的时间去搞英语专业课吧!
敢想就去做
@风:
讲一下自己的经历,希望告诉大家“敢想就去做”,没什么的!
选择南开是一场华丽丽的冒险,在决定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准备。本科二本院校思政专业,普通到尘埃里,以至于英语加专业课加起来三次面试,不同的老师问了我三遍同一个问题“你的学校T是不是M省的D校”,我当时心里…
本校学姐学长报考南开的不少,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南开哲学院,那时年少气盛,对考研知之甚少,只是灵光闪现觉得如果有可能有一个考上的,为什么不能是我?说这些废话只是想告诉学弟学妹们一件事,不论你的出身如何,想报的学校是南开甚至比这更好的学校,只要你敢想,就说明你内心是有些底气的,不用去想我成绩也不好本科也不好怎么敢报南开这种问题,报就一个字,有时候仅仅是简单的想了就去做了,没那么复杂。
要有自己的笔记
@躲不开就算了:
此时正在复习的学弟学妹们,考研的话一定要有自己的笔记,这个很重要!!我自己深受其益。
就我而言(本人传播学硕士二战上岸),复习过程中我的笔记会分成好几本、好几种,第一年先是按书总结了一版最基础的传播学笔记,然后又按刘书总结了一版更全面深入性的传播学笔记;第二年因为有了第一年的基础,自己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总结了两本各个传播新闻学专题的笔记(例如媒介融合、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伦理等模块),每个模块都按自己的逻辑梳理出背景、原因、特点、正面影响、负面效应等点,有些是列关键词,有些是写核心句,尽量囊括我所想到的所有点,所以后续相当于我初试和复试的宝典。
第二年还做了一个热点现象问题的笔记,,同时把公众号中别人想到或者总结的比较经典的观点理论与话语记录下来……总之自己做一套笔记给自己后期用,真的很给力!
跨考生报班可以有
@谁愿意谁来:
我是一枚跨考上岸的考研er。考研过程我选择了报班。
首先,我认为报班最大的收获就是建立了所有知识点的框架,这正是跨考的我所需要的,即使我还不能把所有东西都记到脑子里,但我对整体有了比较准确地把握,每门课程大概的主次分布,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关系都了然于胸,这对我接下来的复习计划的时间安排和主次安排都至关重要的、
其次,报班集训最大的便利就是,当老师在讲知识点时,你一旦不理解就可以立即提问立即解决,我们都知道错误记忆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参与报班之前一定要熟悉所有的知识点,因此,建议计划报班的同学们,在上课开始前至少要把所有知识点过一遍,这不仅节约老师们上课的时间,而且提高我们自己吸收率。
最后,对于跨考生而言,和一群小伙伴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提供了情感支持,共同学习的感觉是我们考研路上的又一种动力。